您好,歡迎來到冷凍食品網:國內唯一服務于冷凍食品全產業(yè)鏈的綜合平臺
2025-07-2818:53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(fā)布者:編輯外賣補貼大戰(zhàn)下半場,京東掏出新打法!
7月20日,京東外賣首個自營門店“七鮮小廚”在北京開業(yè)。沒有堂食服務,只做“外賣+自提”的純粹模式,這家小店承載的是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野心與焦慮。
7月22日,京東宣布投入10億元現(xiàn)金啟動“菜品合伙人”招募計劃,并計劃3年內在全國建設超10000個“七鮮小廚”。
當消費者在手機端輕輕一點,一份新鮮制作的餐食在30分鐘內送達門口,背后是一張精密運轉的冷鏈網絡在無聲支撐。
01
京東“七鮮小廚”上線投入10億招募菜品合伙人
7月20日,京東旗下外賣自營門店的“七鮮小廚”悄然上線,在北京開出長保大廈一家門店。
據了解,“七鮮小廚”是京東外賣自營店,廚房為透明廚房,可以看到廚師工作狀態(tài),廚房內還有類似于炒菜機的機器輔助。產品包括特色小炒、意面小吃、炒飯蓋飯、炒粉以及燒烤等幾大品類,產品定價普遍不高,最高的為小炒牛肉蓋飯33.8元,最低紫菜湯1元。用戶可以在線上下單,采取“外賣 + 自提”的模式,但沒有堂食。
7月22日,京東宣布正式啟動“菜品合伙人”招募計劃,投入10億元現(xiàn)金,面向全國餐飲品牌與個體廚師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。合伙人僅需提供菜品配方并參與研發(fā),由“七鮮小廚”承擔現(xiàn)炒制作及品控,以外賣、自提兩種形式銷售。競選勝出成為每道菜品的合伙人后,可直接獲得100萬元。
京東表示,將在3年內,投入超百億元資金在全國范圍建設超10000個“七鮮小廚”,合伙人無需付出開店資金、人力成本等,即可實現(xiàn)菜品在全國范圍的規(guī)模化銷售。
此時,轟轟烈烈的三巨頭外賣補貼大戰(zhàn)已經進入了下半場。
7月5日,美團、阿里開啟外賣補貼大戰(zhàn),發(fā)放了多輪無門檻大額券,大戰(zhàn)從白天打到深夜,甚至一度美團頁面出現(xiàn)崩潰的情況。7月12日,美團、阿里再次開戰(zhàn),兩大平臺再次放出大量大額外賣紅包券,當日下午,#免費奶茶 沖上熱搜第一。7月8日,京東對外宣布正式啟動“雙百計劃”,投入超百億元真金白銀,扶持更多品類標桿品牌銷量破百萬。
7月18日,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約談餓了么、美團、京東三家平臺企業(yè),要求相關平臺企業(yè)嚴格遵守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等法律法規(guī)規(guī)定,嚴格落實主體責任,進一步規(guī)范促銷行為,理性參與競爭,共同構建消費者、商家、外賣騎手和平臺企業(yè)等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(tài),促進餐飲服務行業(yè)規(guī)范健康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在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出手后,相較前兩周的瘋狂星期六,19日(周六)迎來相對平靜的一天,“0元購”等明爭手段已基本消失,周六的免費奶茶也沒有了蹤影。
02
3年建設超10000個“七鮮小廚冷鏈能力的終端延伸
根據京東的規(guī)劃,將在3年內在全國范圍建設超10000個“七鮮小廚”,履約時效和品質保障的要求最為苛刻,而這恰恰高度依賴強大的冷鏈與末端保溫配送能力。
“七鮮小廚”在模式上最顯著的特征,是高度依賴其背后的冷鏈支撐體系。從食材的源頭采購入庫,到中央廚房的加工處理,再到門店的存儲與最終配送到消費者手中,整個鏈條對溫度控制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。冷鏈已從幕后保障走向前臺競爭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
“七鮮小廚”本質上是一個高度集約化、智能化的“前置倉”變體。與傳統(tǒng)前置倉不同,它疊加了“即時加工”功能。門店內配置小型冷藏、冷凍倉儲設施及加熱處理設備,形成“冷鏈存儲+熱鏈加工+即時配送”的微型樞紐。這種模式要求:
1精密的溫區(qū)管理
生鮮原料、半成品、待配送成品需處于不同溫區(qū)(冷凍、冷藏、保溫)。
2高效的庫存周轉
依托京東強大的供應鏈預測與補貨系統(tǒng),實現(xiàn)高周轉,確保食材新鮮度。
3無縫的溫控交接
從門店出餐到騎手取餐配送,保溫箱、冰袋等設備確保全程溫度達標。
因此,冷鏈能力正成為核心競爭力壁壘。
京東冷鏈的核心優(yōu)勢在于其覆蓋全國、深入下沉市場的倉儲物流網絡與強大的技術管控能力。京東物流多年打造的智能供應鏈系統(tǒng),可對全鏈路溫度進行實時監(jiān)控與預警。其“產地倉+銷地倉+前置倉”的多級網絡布局,為“七鮮小廚”提供了快速響應的基礎。
相較之下,美團買菜、叮咚買菜的前置倉更側重存儲與快速分揀配送,加工環(huán)節(jié)相對較少或集中于大型中心倉;盒馬則依托線下大店,加工能力更強但模式更重。京東“七鮮小廚”試圖在“輕資產投入”與“熱食即時性”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,冷鏈的精細化管理能力是實現(xiàn)這一平衡的核心支撐。
京東自營模式在SKU豐富度、覆蓋密度上短期內難以匹敵,其成功與否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通過獨特的品質和高效的冷鏈履約體驗,在消費者心中占據一席之地。
03
未來競爭:規(guī)模、成本與技術的三重考驗
京東“七鮮小廚”所代表的即時零售自營模式,對冷鏈成本控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據行業(yè)測算,單均冷鏈配送成本(含包裝、溫控設備、能耗)比普通快遞高出30%-50%以上。七鮮小廚模式疊加了門店租金、設備投入、加工人力等固定成本,盈利壓力陡增。其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否通過:
訂單密度:足夠高的單店訂單量攤薄固定成本。
客單價:提升高附加值商品占比。
極致效率:利用算法優(yōu)化選址、預測、庫存、配送路徑,降低損耗,壓縮各環(huán)節(jié)成本。
此外,冷鏈技術的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是破局的核心驅動力:
智能溫控包裝:相變材料冰袋、可循環(huán)使用保溫箱、帶溫度傳感器的智能包裝;
動態(tài)路由與溫控:基于訂單密度、天氣、路況的實時配送路徑優(yōu)化,確保時效與溫度;
大數(shù)據與AI預測:更精準的需求預測,實現(xiàn)門店級精益庫存管理,減少損耗。
目前,京東、美團、順豐等頭部企業(yè)都在這些技術上投入重金。國家層面,《“十四五”冷鏈物流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明確要求提升冷鏈物流信息化、智能化水平,鼓勵技術創(chuàng)新與應用。技術的競爭將直接決定未來冷鏈效率的天花板與成本下降的空間。
“七鮮小廚”的模式如果驗證成功,很可能不是終點,而是京東冷鏈能力輸出的起點。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(yè)10億+
交易額10億